当前位置: 首页 > 体育

从“奉陪到底”到“恕不奉陪”,我们认怂了?这中间都经历了什么

中国政府宣布将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从84%提升至125%,并明确表态“如果美方后续对中国输美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从2018年贸易战初期的“奉陪到底”到如今的“恕不奉陪”,难道是我们认怂了吗?这中间都经历了什么?

实际上,中国态度的戏剧性转变,不仅折射出中美博弈格局的深刻重构,更揭示了全球经济秩序裂变下的大国生存法则。



‌一、从“以牙还牙”到“掀翻牌桌”,中国为何敢说“不奉陪”?‌

2018年中美贸易战爆发时,中方每次反击都精准对标美方加税清单:大豆换飞机,汽车怼芯片。这种“对等报复”的本质,是双方仍在同一套规则体系内博弈——美国出招,中国拆招;美方加税,中方必反。

但如今,当中国将关税推高到125%并宣布“不再理会美方加税”时,意味着彻底打破了这套既定规则。

‌1. 经济实力的底气:供应链重构完成‌

过去七年,中国经历了一场静默的“去美国化”革命。从半导体到新能源,从稀土加工到工业软件,中国不仅填补了关键领域的技术空白,更通过“一带一路”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构建了独立于美国的贸易生态。

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出口占GDP比重已从2018年的4.3%降至1.8%,而东盟、中东、拉美市场占比突破40%。当美国市场从“必需品”沦为“备选项”,中国自然有了掀桌子的资本。

‌2. 法律武器的成熟:关税法的制度性升级‌

《关税法》的修订绝非偶然,新法将“反制性关税”从临时行政措施升级为法定权力,明确规定当贸易伙伴采取“系统性歧视措施”时,中国可启动“超限反制程序”。

125%的关税看似夸张,实则是经过精密计算的“制度性威慑”——它既符合WTO规则中“反倾销反补贴”的例外条款(需证明美国商品存在系统性市场扭曲),又以法律形式将中美贸易争端从“政策摩擦”固化为“规则对抗”。

‌3. 战略思维的进化:从被动防御到主动破局‌

当美国仍沉迷于关税大棒时,中国已转向更高维度的竞争: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系统(DC/EP)绕开SWIFT,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抢夺太空话语权,甚至通过金砖国家扩容重构全球金融秩序。

早期的“奉陪到底”本质上是防守反击,而如今的“恕不奉陪”则是主动划定战场边界。关税战在此刻降级为“次要战场”,恰恰暴露了美国工具箱的陈旧与中国战略纵深的广阔。



‌二、125%关税的“死亡税率”:一场精心设计的心理战‌

将关税提高至125%,绝非简单的数字游戏。这个被称为“死亡税率”的数值背后,藏着三重致命杀机:

‌1. 彻底斩断“政商合谋”链条‌

美国企业对华出口从来不是单纯的市场行为。波音卖飞机要配合国会反华提案,孟山都推转基因种子与对华农业制裁同步推进。125%的税率直接将美国企业的对华贸易利润打成负值,迫使他们在“配合政府”和“保住市场”间二选一。

目前,通用电气已宣布将亚洲总部迁至新加坡,微软则开始剥离在华敏感业务——这正是中国想要的结果:瓦解华盛顿与华尔街的攻守同盟。



‌2. 倒逼全球供应链“选边站队”‌

当美国零部件进入中国需缴纳125%关税时,任何跨国企业若想保住中国市场,都必须将供应链中的美国元素清零。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切割,比直接制裁更能动摇美国的技术霸权根基。

特斯拉上海工厂的国产化率从2022年的85%飙升至2025年的98%,苹果的越南基地被迫重建不含美国技术的芯片生产线。这就是你能看得到的效果。

‌3. 测试国际社会的“站队底线”‌

中国选择在2025年4月(IMF春季会议前夕)宣布加税,实为对全球经济的压力测试。若欧盟、东盟保持沉默,则证明美国主导的“价值观贸易联盟”名存实亡;若发展中国家跟进调整关税政策,则意味着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正式进入“后美国时代”。

这种“以战促变”的胆略,恰似当年毛泽东“炮击金门”试探美台关系——用极端手段逼出各方真实立场。



‌三、“不理会”背后的终极杀招:重新定义贸易规则‌

中方声明中最危险的信号,不是125%的关税,而是那句“如果美方继续加税,中方将不予理会”。这相当于单方面宣布:‌中国已退出美国制定的贸易战剧本‌。

‌1. 规则解构:让关税武器“政治化”失效‌

美国对华加税从来不是单纯的经济决策。每次中期选举前,政客们总要通过制裁TikTok、炒作新疆问题来铺垫加税合理性,把经济问题包装成“民主对抗专制”的意识形态圣战。

而中方的“不理会”彻底剥离了这层道德外衣——既然你加税只为国内政治表演,我便连抗议都懒得给,让美国关税沦为无人喝彩的独角戏。

‌2. 战场转移:开辟“非对称打击”新维度‌

当美国执迷于关税时,中国已在三个领域发起降维打击:

‌数字税‌:通过《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建立跨境数据流通新标准,直接废掉美国科技巨头的数据霸权;

‌碳中和壁垒‌:借“3060双碳目标”对高碳排进口商品征税,击中美澳矿产资源命脉;

‌国际诉讼战‌:在WTO起诉美国芯片禁令违反《技术性贸易壁垒协定》,用法律武器将美式“长臂管辖”反噬其身。

‌3. 终极目标:重建“去中心化”贸易秩序‌

中国近期加速推进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加入谈判,与海合会签署自贸协定,甚至在G20框架内提出“多边关税协调机制”。

这些动作的共同指向,是用网状结构的区域贸易体系取代美国主导的轮辐式霸权体系。当世界贸易不再需要围绕某个单一中心运转时,美国的关税大棒便成了无的之矢。



‌四、这场博弈没有赢家,但注定改变世界‌

125%的关税像一面棱镜,折射出21世纪最残酷的地缘经济真相:

对美国而言,这是“帝国惯性”的垂死挣扎——它仍幻想用20世纪的关税武器维持霸权,却看不见全球南方国家早已在RCEP、金砖银行、亚投行的架构下悄然结盟。

对中国而言,这是“战略定力”的痛苦兑现——七年的产业链阵痛、数千亿的技术研发投入、数百万企业的转型升级,才换来今日“以我为主”的底气。

对世界而言,这是“混沌新秩序”的诞生阵痛——当两个超级经济体不再遵循同一套规则对话,全球贸易或将陷入“规则真空期”,但也为新兴力量崛起撕开了裂缝。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唯一确定的是:那个美国振臂一呼、盟友云集的时代,那个中国只能“奉陪到底”的时代,正在加速滑向历史的终结。而当中国说出“恕不奉陪”时,它真正宣告的,是一个文明古国在忍辱三百年后,终于夺回了定义游戏规则的权力。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黑龙江之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黑龙江之声 hlj.shxwr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