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一切“非法感动”皆为毒药,语文课拒绝“非法感动”

“非法感动”,不知道有多少老师知道这个说法?《中国教师报》上推荐了一篇文章,题目叫《语文课拒绝“非法感动”》,看了还是挺发人深省的。



“非法感动”,这个说法是一个叫张羽轩的90后老师灵感乍现提出来的,引起了热烈讨论。什么叫“非法感动”?干国祥老师这样定义:

“非法感动”是在学生学习之前,用表演、渲染的方式,把特定的情意、道德带入,用艺术或诗意的方式赋予文本中人物以神圣性,让幼稚的灵魂在此面前感动。

所以,所谓“非法感动”,简单地说,就是在学生还没有理解课文之前,老师就设法让学生先感动了。很明显,这种所谓的感动,并不是真正的感动。



这种现象,以前确实有。有的语文老师上课,确实擅长煽情,通过自己的有感情朗读,甚至加上表演,试图去让学生感动。但是,学生有可能被老师的朗读和表演感动,却未必真正理解了课文。

语文阅读教学,其实就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促进学生理解文本。学生的感动,应该是建立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是由内向外自发的情不自禁地感动,而不是在老师的煽情之下感动。

所以,可以这样说,煽情之下的感动,就是非法感动,这种感动,不是学生与文本和自我对话过程中生发的感动,而是老师强势引导的结果,是老师替代完成的,无法深入学生的心灵。



说起“非法感动”,我就想起曾经听过的一节课,那篇课文题目叫《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是苏教版课文,讲述了红三军团在过草地时,因为断粮,彭德怀命令杀掉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在内的牲口给战士们充饥的事,生动感人。

课堂上,一开始老师确实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但是这篇课文比较长,老师没有给充分的时间,学生课文还没读熟,老师就急着煽情了。这个老师的朗读基本功很好,读得确实动人,学生似乎真的被感动了。但是过后,当老师让学生说彭德怀的内心世界时,却没几个人说得出。

很明显,学生是被老师表现出的情感打动了,但却并没有真正理解彭德怀的内心世界。所以,在这里,学生理解感动是一种虚假现象,是一种肤浅的短暂的“为之动容”,而不是建立在理解彭德怀内心世界后的由衷的感动。



语文阅读教学,现在的新课标提倡尊重学生自己的理解,尊重多元理解,只要价值观不偏,就不应该否定学生的个性化理解,而且强调,不应该以老师的分析解读,来代替学生自己的阅读理解。

这种导向是绝对正确的。以前的教学(其实现在依然存在),大都是老师把课文一些重要词句含义说给学生,记下来,应付考试。但这些其实并不是学生的理解,所以学生很难记住,记住了,考过试也忘得一干二净。

我曾经在一篇论文里说,对于一篇课文,学生只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来理解,他的阅读积累,他的生活积累,决定了他能理解到什么程度,任何强加于他的理解,都是没有意义的,更是不符合认知规律的。



“非法感动”,其实就是违背认知规律的,所以这本质上是一种幻觉,仅仅是一种感觉,好像挺感动,但是让学生说为什么感动,他却说不上来。

而真正的感动,建立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达到了与人物心灵相通,实现了无意识的角色转移,这样他就知道哪个地方让他感动,为什么感动,还能说出自己的感悟。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

一切非法感动都是毒药。是这样。跳出课文教学,放到社会各个方面,非法感动也是毒药。比如在职场,非法感动其实就是一种虚伪,是为了讨好。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黑龙江之声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为助力初中英语教师深入理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的“‘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的课程理念,切实落实教育部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中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的行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全文]
    2024-12-25 04:19
  • 2024年12月18日,新浪&微博教育盛典在北京盛大开幕。延续“教育的力量”这一主题,本届盛典聚焦素质教育、家庭教育、国际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热点,邀请行业精英、专家学者、院校代表及知名博主齐聚一堂,通过演讲、论坛等形式,深入探讨科技变革时[全文]
    2024-12-25 02:25
  • 想象一下,未来智慧校园到底长啥样?输入主题和思路,30秒生成课件,备课效率快速提升;360度全景式摄像头,通过声音追踪人脸,多人视频会议不做“小透明”;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的“智慧云课堂”,实现师生实时互动,课上问题课上解决;借助A[全文]
    2024-12-21 04:20
  • 最近有网友提了个问题:“学生学习数学最关键的两点是什么?”这个问题无法简单回答,因为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答案。每个学生的数学学习之路都受到其自身起点、学习习惯、心理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学习的关键点也因人而异。不过,若我们尝试简单地[全文]
    2024-12-06 03:48
  • 临近25考研初试,已经有很多同学在备战26考研了。不过,话说回来,对于着急开始的小伙伴们,我们也能够理解,考研作为应试考试,你开始的时间越早,做的准备越充分,考研得到高分的可能自然越大,上岸的机会也就越大。但对于26考研(2025年底参加考[全文]
    2024-12-06 03:47
  • 近年来考研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是什么原因呢?考研不仅是为了实现考研梦,更多的是为了在专业方向有更好的发展,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因为很多专业就本科学历找工作是比较困难的,今天小研就带大家看看那些“比较扎心”的专业!哲学专业哲学专业是培养能运用科学[全文]
    2024-12-05 03:45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黑龙江之声 hlj.shxwr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