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厦门市海洋发展局组织有关单位在高崎闽台中心渔港开展应急综合演练,进一步提升渔港救生、消防、防污染、应对突发事件等应急能力,尤其是提高各单位协同配合、有效防抗台风的能力,以便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灾难,做到迅速有序地开展施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次演练在复盘防御2023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总结历年应急预案实施的经验基础上,模拟防台风、救生、消防、防污染等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检验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和响应能力。
此次演练内容为编队检阅、防台风演练、海上救生、油污处置、消防救援等部分,开展应急预案响应、协调组织、船舶应急疏散撤离、港区消防设施启动、海陆联合消防、人员搜救与救生、避风船舶人员应急撤离疏散、海上油污处置等行动。
演练共动员公务船艇22艘、渔业船舶5艘、120救护车1台、消防车组2台、全地形消防摩托车4台、便携式智能无人船1艘、智能遥控救生圈2个、电动飞行救生圈2个、救生抛投器2套、无人机4架。参演人员400名。
此外,消防演练体现了海陆协同的特点,消防船、消防车、应急消防艇、消防应急分队四组消防力量综合施救、协调作战,最大化地有效保障渔港消防安全。同时今年展示了多款应急保障新设备,如便携式智能无人船、智能遥控救生圈、无人机及能飞的电动飞行救生圈等。
在这次演练中,东海救助局、蓝天救援队等专业力量也登场,完成各项参演任务。第一次参演的东海救助局,带来专业救助艇“华英391”,将救生筏及救生筏上船员安全拖到东堤浮码头。本次亮相的新型救生圈,更是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醒目的橙色救生圈,快速在水面前行,向落水人员飞驰而去,很快就将他们带回到救援船上。“这样的遥控救生圈可以远程遥控,适合在船舶无法停靠的浅滩开展救援,第一时间保障人员安全,是很好的救助手段。”
“希望通过本次演练,能够全面检验渔港应急反应能力和实际操作水平,进一步提升协同防抗能力,进一步提升渔港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厦门市海洋与渔业综合执法支队副支队长路书杰表示,此次应急综合演练,是为了有效利用渔港设施与资源,进一步提升防台风、救生、消防、防污染等突发事件等应急能力,尤其是提高各单位协同配合、联防联治的能力,以便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灾难,做到迅速有序地开展施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张启智 徐乔)